close

主題 轉載:品德教育看芬蘭,歡迎老師踴躍投稿回應~
內容 品德教育看芬蘭  ◎周傳久/媒體工作者
(轉載第3137期基督教論壇報-第9版愛家)

品德教育近來不斷有人討論。因為大家從社會不斷發生的各種現象感覺到社會有些令人憂心的改變。

  包括騙、賭、暴力、色情以及政治的不擇手段等。其實這些都是墮落世界的表象,不是簡單的品德教育用,幾年幾百億這種政治行銷手段可以解決。

  但是不是代表無可救藥呢?其實對付墮落世界最好的方法,還是養成內心有基督的服侍風格生命。如果可能,最好從小立下根基,更好一點是學校也重視,並且發展適合的實踐方式。逐步引導深度思想,內化為生活態度,而不是跳跳叫叫的歌唱與單向教導。

  今年九月我在芬蘭中部的中學看到一個例子。這一天我和我的朋友一起起了早,上午八點趕學校第一堂課。不過上課地點不是校園而是教堂。

  遊戲中的體驗教育

  原來,學校帶領同學一班班到教會的場地,擺了好幾桌遊戲,一旁還有大型立牌介紹包括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的世界各地發展現況。目的是要玩一種類似大富翁的遊戲。

  這遊戲分三階段,第一階段是四位同學分別扮演教育、水源、食物和人權平等四種專家由桌面四個角落出發,由骰子決定向前走的步數,隨所到之區的顏色而獲得不同的顏色代幣,等到大家都到終點,一方面累積各種代幣,另一方面還要翻桌面中間的卡片。四種專家路徑終點各有該領域的知識卡片,提示該領域需要知道的知識。

  同時,在桌下還有大型方塊盒,進一步介紹四種知識領域在發展中國家的基本現況與挑戰。桌上桌下的都讀完了,大家帶著概念、資訊和代幣一起到第二階段。

  在另一桌擺了許多資源,包括醫生、衛生所、律師、水塔、農場等,各種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剛才取得的代幣到這裡才知道可以換什麼,同學要根據將要去協助服務的國家(社會)做決定選資源,並討論為什麼要這樣選。

  教導學生面對全球化

  第三階段是帶著這些資源,大家來到另一桌,桌上擺了更有細節的村落圖,大家要討論怎麼擺設資源。

  芬蘭老師告訴我,這是一個全球化時代,大家要學習相互合作,透過溝通找到最適當的發展策略去幫助別人,同時使自己和別人的生活有希望。這個活動的目的正是從小從遊戲中養成這種生活想法。

  雖然同學都只有十三歲,平時透過閱讀,多少對這些國家有些認識,就算認識不多,今天來玩至少學到如何帶有希望。而且不要低估大家的思考潛力,因為人人有不同的想法,他們可能想到老師想不到的。

  所以這種課一次上完,同學不是只從老師學到一些想法,而是從許多同學學到很多想法。活動進行時,老師不斷在一旁觀察並適時給予指導,而不是放牛吃草。指導老師都是曾經有豐富海外服務經驗的人。

  同時,遊戲桌中間還有一些簡易的相關拼圖卡,我問老師這是什麼用途,他說因為可能有些同學跟不上別人的討論,至少還有比較簡單的東西可以學。這或許正是國內對芬蘭教育朗朗上口所謂「一個不能少」的作法。

  鼓勵閱讀累積生活知識

  在這些遊戲之外,還有芬蘭差會預備貼有郵票的信封,鼓勵學生寫信給海外服務的人。芬蘭在2009年有三百多位海外服務人員,包括社工醫療及教牧等。過去五十年共有一百零一位來台灣服務。

  芬蘭是基督教國家,百年前在中小學校已有宗教教育,現在依然如此。海外服務是一種服侍,也是一種基督徒的生活風格。

  如芬蘭差會駐台主席今年在信義神學院舉行海外服務一百五十年禮拜時所說,「無論到哪裡,一定有服務而且先有服務」。

  換言之,服務是基督徒生活風格,並不一定是與福音四律或要人受洗等傳教模式「套裝」一起,也不是以帶領多少人受洗看「績效」。反倒是注重服務要很專業,不是只有衝動和熱情而已(這樣的服務恐怕常讓人受不了的)。

  雖然芬蘭教師並未把這種鼓勵設計海外服務的遊戲叫做品德教育,然而實質上就是一種品德教育。

  與人合作建立服事生命

  因為拿出所有的,以顧念他人之心學習運用,和汲汲營贏圖謀己有的未來之不同可以想見。

  除了顧念他人,還學習與人合作,具有世界觀,知道很多人和自己不一樣,減少落入二元思考,磨練分析判斷能力,這些和每天到校第一件事就是考試再考試自是不同。

  再想想一早來學校二話不說考試先的日子「一個不能少」,讓多少不適應這種學習的人感到自己是沒有價值的人,創造多少不愉快的學習經驗。

  雖然未來的競爭難免,但並不等同養成生存能力唯有透過天天考試,而且一大早來就是緊張的考試。我們的教育不斷帶有威嚇和否定,短期讓一部分人獲得表面的成績可是長期讓我們怎樣看待我們與別人的關係以及我們和這個世界的關係?

  這種芬蘭的服務遊戲,只是建造生命各樣方法的冰山一角。背後帶有價值觀、生活品味和態度。

  建立價值觀與生命態度

  我在這趟參訪後曾在高雄某知名國小也請問資深輔導主任,對品德教育的看法。她先拿出考試的本領,把杜威的教育定義三大項背給我聽,然後告訴我從守秩序排隊做起。

  我說那和教育部幾年幾億的魄力宣告加強品德教育之前將有什麼不同呢?她又說差別是有了錢,可以多買很多更貴的獎品,這樣比剪紙小鴨更能激勵學生學習品德的動機。

  我再請教她,職棒簽賭在品德教育要怎樣養成避免,她立刻背給我聽,說那屬於事理分析能力類目別。

  我相每位教導者都有自己的經驗累積和現實環境的實踐心得。但換得更多物質獎品和協同評估如何助人兩種經驗,就長遠來說,其影響差異值得觀察。

  有些調查顯示,芬蘭學生和國家競爭力並不差,我這樣說比較含蓄,以免引起有些習慣被考試分數折磨的人自尊受損。其實芬蘭有好多競爭力世界第一,但都不是用威嚇考試而來。更重要的第一是,貪污世界倒數第一。

  說個題外話,近年我常聽到北歐官員告訴我,社會福利國家的制度要有適合的國民素養來實施,也就是以不拿補助為榮,而不是能拿就拿。

  良好品格才有競爭力

  以前,我只想到國民素養,現在應再加上官員素養,不然大家繳高稅不都成了更多貪污的資源。這不也是品德問題?

  那套教材是2008年才由兩位差會工作者設計出來。過去幾年台灣教育界迷芬蘭教育,老是把人家世界第一念念不忘,甚至想要引進若干考察看到的教學法,希望加速取得考試第一的能力。

  可是,芬蘭不是只在學校天天考試,也不是只用威嚇的方式培養創造能力、分析能力和人格自信,看不到這些,只搬教學法註定橘變枳,不過多了一種消化政府經費的名目。

  究竟什麼方法可以投入品德教育,塑造人養成服侍(服務)的生活風格,還有我們最需要的,與人合作及平等溝通等這些創新能力。背後的非考試素養,或從以上的教學活動,還可有不少討論。(本文歡迎讀者回應)


傳久,是我28年前在真理堂認識的大男孩,如今是研究老人生活的學者與記者,他常常自費拍攝值得探討的議題,也是生活在基督裡的弟兄,DVD前面的一段引言,就是與他對話。有的朋友,相聚不多,友誼經過歲月的洗禮,更為深刻。他就是其中之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ra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