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6-16 與學生共餐,其中兩位畢業生因評審關係,有緣"順便"也一起來。她們有參加過我生命課程見證,也有更深的連結。
以前在師大,吳漪曼老師總在期末請我們去打牙祭,讓我們當時大啖江浙菜,上海菜,窮學生大開眼界也祭了五臟廟。一種傳承吧~也想讓學生,聚餐也可聊音樂以外的心事。
不過,現在學生手機都比我高檔,已經不是台灣當時的窮學生時期。物質是富裕的,但是還是有渴求。 我們聊到信仰的追求,朋友還是男朋友? 如果對方有婚約可以追嗎? 聽到許多上一軰的故事,還要結婚嗎?
哇~~有的,我還真是無法回答,自己婚姻不計較20年得到一場病,值得嗎? 真的要如雞肋的看下去? 愛情是道德嗎? 老夫老妻真的"只能"將就下去? 乳癌太太沒被老公離棄就該感激? 只能為他禱告? 只能自求多福? 只能裝麻木就不會受傷害? 如何自我探索,重生獨立知道我要怎樣的生活? 如何面對無常? 改變?
音樂上,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老師可以是老師。生命與生活,個人體驗都是獨一無二的,舊經驗未必合適未來。呂安妮當初選擇介入學校教授家庭(不是普通教授),或許現在的生活是一般男人供不起的。但是,也有其中的心酸。20年後,網路情慾,大開隱匿方便之門,選擇吧~~時代是回不去了。
跟年輕孩子對話,也讓我省思。是阿~老師,你的夢想呢? 不要放棄你的夢想阿。 我們繞湖又講了不少話,是阿,女孩到女人,與其說是辛苦,不如說是一場豐富之旅。 Take it and take off.
全站熱搜